当2024车市“价格战”打到昏天黑地时,上海通用率先推出了“一口价”,比如昂克威plus,一口价16.99万,一款大五座的SUV一口气降了6万块,真是心里有苦、眼里有泪。
”一口价“迅速在上汽通用体系里蔓延,从别克到凯迪拉克。当今年3月宣布君威一口价10.69万元时,终于有位沪上的资深的媒体人忍不住发出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
是的,当年君威可是与奥迪A6对标过的,如今卖出了”白菜价“,这是个多么惨烈甚至变态的市场呀。
没办法,”适者生存“的淘汰赛还在继续。
上海车展期间,终于有机会与上汽通用的高管们坐到了一起。他们的表情颇为轻松,看来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一口价”不是亏本赚吆喝 上汽通用已连续两个季度赢利
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告诉大家,因为成本偏高,很多人担心“一口价”会亏本赚吆喝,肯定不会。报表也显示,过去一两年我们在降本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技术降本,这块上汽通用也是大刀阔斧的改革。
卢晓说,今年一季度表现完全超越董事会原来设定的目标,终端销量是12.9万辆,3月份终端销量(含出口)达到了4.7万辆,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公司健康度已经回到正常运营水平,表现完全符合甚至超越董事会的预期。
卢晓认为,经营上,必须追求量利平衡,要着重公司的盈利性,之前更多追求的是量,但很难维持量和利的平衡,而目前所有经营目标方针还是看重盈利性。
主抓销售的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薛海涛表示,自己的思维逻辑简单,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口价的核心逻辑是希望用户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江苏,买到的价格就是一个价,这样就省去中间的环节。要做一口价就需要把全国五六百家店全都保持一致,这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不仅是价格一件事,牵涉面很广。“一口价”从去年9月28号凯迪拉克XT5上市开始,效果非常好,现在价格依然非常坚挺。我们除了传递更好的产品价值给用户,也要提升每一个4S店对消费者的服务力。从一季度情况来看,上汽通用在自己所在的细分市场里面,份额都在上升。
产品听市场的 产品力上要体现”中国内核”
曾经有过辉煌岁月的上汽通用,在中国车市换道之后,表现出有点迟缓。
对此,卢晓态度鲜明:上汽通用在28岁的年纪,要焕发新的青春,接下来所有开发都是在中国为中国,甚至为全球。过去8个月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们听用户劝,客户要啥,我们完全可以在最适配的架构上用最快的方式提供解决方案。
车展前夜发布的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在未来12个月会有6辆至境新能源车型陆续投放市场。“至境”品牌首款高端新能源的MPV世家,“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承载了上汽通用在未来转型时期的所有决心。
卢晓说,当下中国电动化、智能化整个产业链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其实,上汽通用就是中国内核,代表中国实力,扎根中国超过27年的我们有能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电动化、智能化、高价值化的产品。
我们新能源产品的目标肯定都是盈利的,而且都会加持新一代的智舱、辅助驾驶技术。到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占比会达到50%以上,到2027年甚至达到60%,这些新能源产品目标都是必须要盈利的,我们不会再做亏本的生意。
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对“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这个上汽通用的”重磅武器“作了介绍。
他说,这个架构不单单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架构,它从整个尺寸端实现了很大灵活性,可以覆盖从轿车、SUV到MPV的多种车身结构形式,兼容从电动、增程到插混所有能源驱动形式。
超级融合架构也实现了多种悬架形式的共生。比如前悬,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等都可以共存;后续还会有更多智能化的主动底盘,包括后悬的选择一定会为我们今后的新能源产品的拓展服务,一定要给电池留出最大的空间。
整个架构和神经系统——也就是电子电气架构做一个非常好的融合。现在车上越来越多的部件不是传统的铁疙瘩,而是被各种各样的电控单元所控制着,能够应对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表现。逍遥架构也是融合了整个“神经单元”,能够创造1800+的原子服务,能组合出很多新的功能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对消费者负责,不做破坏标准的事
在当下群雄逐鹿的中国车市,只要有资本加持,谁都可以加入这个“战场”。一年可以冒出几十家新造车企业,一年也可以倒下十余家造车企业。有些车企才成立两三年,新车就推出来了。快到你眼花缭乱,快到了事故不断。这种“遥遥领先”的快感,让不少人“赢麻了”。
薛海涛说,上汽通用汽车和别克有自己的坚持和标准,核心还是对消费者负责任。过去这些年里,很多品牌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快,但快未必就是好事。我们一直坚守的,要对造车保持敬畏之心,在每一个岗位上、每一个环节里面,都不传递破坏标准的事情,真正站在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角度上,把产品打造好。
比如从技术层面来看,从现在开始后续出的一系列车型,从各个层面上做到了合资品牌第一。逍遥架构做到了3+3+3,不管是从架构层面上SUV形态、MPV形态、轿车形态,再到前驱、后驱、四驱,再到纯电、插混、增程,这属于在中国合资品牌中的第一家。在辅助驾驶方面,我们跟Momenta联合工作了非常长的时间,我们除了用Momenta系统之外,还加了非常多的冗余安全设计。
当然,在加速电动化转型时,上海通用也保持了他们“油电共进”的姿态。
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王晨东说,我们现在考虑电子电气架构的时候不只考虑新能源车,燃油车也是一起考虑进去的。包括很多智能化的配备,当然最后还是要听用户的声音,看用户要什么。我们不能等到用户要的时候我们再去准备。所以我们从准备电子架构的角度,包括智舱、辅助驾驶智能化的角度,我们对于燃油车都有很多的部署。我们最终的原则,大家决定一致就是一定要有东西,在用户需要的时候能够给得上。
OTA升级在智能化的电动车上是司空见惯的,但在燃油车的软件升级方面,上汽通用也是一直在做,以前在做,现在在做,未来我们还会做,这种坚持在行业内是少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