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文物看古人的劳动
2024-04-30 17:32:47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在这个黄金周还未开始的开始,我们来聊一聊“劳动”这个词汇的前生今世,以及古人的“劳动”。

“劳动”一词溯源

“劳动”是个现代汉语词汇,出现的时间不过100多年。但“劳”“动”这两个字出现很早。尤其是“劳”字,战国时期就出现了。

“劳”字,在古代,一般写为“勞”(也有其他写法)。上面两个“火”,下面一个“力”。《说文解字》解释说:勮也,从力熒(荧)省。 “勮”就是“甚”,就是“过分”。所以“劳”就是用超出一般的力量去进行体力活动。

“从力熒(荧)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字,从“力”,也从“熒”。不过这个“熒”字被省去了下边的“火”,只保留上面部分。从“力”,是要干活的意思,从“熒”又作何解释?《说文解字》“熒,火烧冂也”。很多学者对此作解释,说:这是在火边劳作的意思。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到郊外放火烧山,开荒种地的意思。不光是什么意思,都有干体力活的意涵在内。

“动”这个字要到秦汉时期才出现,它被写作“動”。《说文解字》说这个字“从力重聲”,古文動从辵,起身劳动之意。

在古文中,我们也能见到“劳”“动”联用的例证。像《庄子》:“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但这里的“劳动”是两个词,指“活动身体”,和现代词汇的“劳动”意涵迥然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劳动”是从日本引入。日本明治维新后,大量西方语汇被翻译传入日本,其中就有“劳动”一词。1902年,《社会主义》一书中译本在上海出版,其中就出现了“劳动者”一词。1915年,商务印书馆刊行《辞源》,其中说:“凡用体力以从事工作,谓之劳动。因谓专恃作工以谋生活之人为劳动者。”这个定义,到现在都没有变过。

既然日本是从西方词汇翻译的,在西方词汇中,“劳动”是什么意思呢?西方人对此也有过溯源,有西方学者认为,劳动在古早时期就指体力劳动,“在大多数欧洲语言里,表示拉丁语和英语中的‘劳动’的词汇,都是极端努力与痛苦相合之意”,“按照阿伦特的说法,labor(劳动)labare(负重蹒跚而行)有着相同的词根”。德文、法文的“劳动”也和痛苦与折磨相关。用超过一般的力气去进行体力活动,当然会带来生理上的痛苦,所以也有“辛劳”“劳苦”“疲劳”等中文词汇的出现。

海安青墩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穿孔带柄陶斧


劳动工具更新迭代

古代虽没有“劳动”这个词汇,但体力活却一直都在做着。

在江苏各地遗址中,都能发现诸多劳动的痕迹,其中劳动工具的考古发现屡见不鲜。

高邮市新石器时代的龙虬庄遗址地处水荡沼泽,周围无山,更无石块,所以鲜见石斧、石刀、石锄等器物出土,但该遗址出土骨角器共有491件,生产工具占绝大多数,有叉、镐、斧、凿、锥、铲、镞、鱼镖、叉形投掷器等。

龙虬庄遗址中出土的17件角叉,都是用鹿角制成,叉的上部磨成尖刃,下部刳空,可以接入长木柄。这些角叉还可制作类似于现今农家常用的二齿镐、二齿耙的工具。

南通海安市南莫镇青墩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多种劳动工具,里面有骨头做的梭和针,还有陶纺轮。这说明原始纺织技术已在那里出现,古青墩人已经开始种麻织布。像这样的骨针,江苏北方邳州大墩子遗址中也出土过。

大墩子遗址位于邳州四户镇竹园村,环境优越,有利于先民在此进行农业生产和渔猎活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除了骨针外,还有常见的穿孔石斧、石铲、大型石锛、蚌镰等,鹿角镰和石镐这两种工具的发现实属罕见,特别是石镐与当今劳动工具“洋镐”已无二致,为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首次发现。

大墩子遗址里的骨针

大墩子遗址里的石镐

到了青铜器和铁器时代,这些劳动工具发生重大变革,人们不光在工具形制上创新,打造更为合用的劳动工具;在材质上,人们也抛弃石头和骨头,开始使用铁、铜等金属制作劳动工具。白天,人们用铁制的锸、铲、锹、锄等工具在田野耕种;夜晚,人们在火边缝制衣物,也不再用骨针,而是使用金属针。湖北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曾出土一枚缝衣针,墓葬时代为西汉文景时期。针质地为钢,长59毫米,针粗细均匀,尖稍残,针孔细小,内系黄丝线。

这些劳动发明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在辛勤劳作中,人们也开动脑筋,发明诸多高科技含量的劳作工具。

1992年,在扬州邗江甘泉乡姚湾村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一把铜卡尺。这把尺由固定尺、活动尺和导销、组合套三部分组成。固定尺和活动尺都有呈90度直角的卡爪,都有计量的刻度。

这把尺可以十分方便地测量工件的外尺寸和内尺寸,以及盲孔、阶梯、凹槽等特殊部位的尺寸。这些都比直尺等其他测量工具更加精准、更加便利。

将铜卡尺与现代人广为使用的“游标卡尺”相比,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类似。游标卡尺是法国数学家维尼尔·皮尔在1631年发明的,比铜卡尺要晚1700年。可以说,铜卡尺是游标卡尺的始祖。

1973年前后,考古人员在洛阳发现74个东周王室的地下粮窖,粮窖内发现了一种青铜组合器物。考古人员当时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后来请教了机械工程师,才知道在机械学上,那叫棘轮、棘爪,在机械上是用于止逆的装置。它们在粮仓底部出现,最大的可能就是跟一同出土的齿轮组成了一组设备,是2300年前的人们制造的起重装置。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用棘轮吊起重物,但如果想将重物暂置于半空,就用棘爪卡住棘轮。这是人类机械制造史上的里程碑,在后世为其他国家借鉴。

这两项发明的发明者是谁?谁也说不清。事实上,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很多“高科技产品”,都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是谁将成千上万年前的稻米一步步演化成为现在的样子?又是谁第一个引进麦子?谁发明的织布?又是谁将鸡鸭驯化成为家禽?谁锻造了第一个薄底铁锅?又是谁发明了“炒”菜?

我们不知道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在几千年的时间长河里又被谁做了何种改变,才会成为现在的模样。我们只知道,这样的技术演进一刻都未曾停下。一代代的人们用劳动传承着也改进着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通过“劳动”,人们从石器时代走进农业时代,又从农业时代,走进工业时代、信息时代。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