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打开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新切口 张强教授讲述写作《中国漕运史》背后的故事
2024-04-25 10:10:58

4月,由淮阴师范学院教授张强著作的《中国漕运史》由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本书是2021年出版的《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的姊妹篇。

顾名思义,《中国漕运史》是一部系统性梳理中国漕运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从先秦的漕运与运河建设一直到清代的漕运,张强不仅详细论述了历朝历代漕运的发展变化,还通过漕运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旁征博引内容翔实,考据严谨,张强教授历时二十年才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日前,张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聊起了这部书的研究心路。

二十年磨一剑,国内首部系统性研究漕运史的学术专著

张强是古代文学研究出身,主要研究先秦两汉明清小说等,在这一方面学术专著成果颇丰。在已故的文史大家卞孝萱先生的鼓励下,张强走上了运河和漕运研究的道路,“如果没有他老人家,我只会继续研究古代文学,是先生扶我上马又送了我一程。”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起,张强一头扎进了史料的汪洋大海,开始了运河和漕运的研究。

我国80年代后出现了一些关于运河史的通史性著作,在漕运史方面,1997年台湾文津出版曾出版过一本《中国漕运史》,但是年代久远,研究内容也比较粗略,严格意义上来说,张强的《中国漕运史》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性地研究中国漕运发展通史的著作。所谓漕运,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水道进行专业的运输,张强认为要全面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漕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古代,不论是经济民生、开疆拓土、军事防御等等方面,都与漕运密不可分。”从这一层面上来看,漕运研究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新切口、新角度。

盐运与漕运,换个角度看淮安之兴衰

张强介绍,狭义上的漕运指的是国家层面的运粮运兵等活动,漕运研究主要指的是狭义上的漕运研究,在汉代以后狭义上的漕运有几个方面非常值得关注,比如漕运与开疆拓土、平叛之间的关联、在改朝换代中肩负的特殊使命等等,其中有一点是关注作为漕运一部分的盐运。

《中国漕运史》按照中国古代朝代的发展对漕运史进行论证梳理,在全书的篇尾特别加出了一章对于淮安地区的学术研究,张强教授指出淮安是一座因漕运兴衰的城市,“漕运和盐运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比较少关注到的部分,明清两代特别是明代,财政的三分之二靠的是盐运。这就要说到淮盐,淮盐产于两淮盐厂,也就是如今盐城、连云港、南通这一带,这些运河城市是因为盐业发达而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盐业,这就与漕运的关联非常紧密。”

在漕运之下兴盛的盐业促使淮安地区商贸繁荣,这对城市发展、风俗民情、人口流动等都产生了影响,给淮安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文化地位也带来了变化。“现代海运兴起后,淮安丧失了漕粮转运的枢纽地位,咸丰三年后长江以南六省的漕运宣告结束,淮安人口急剧下降,市场萎缩,因运河而兴的淮安也随之走向衰败,不复往日辉煌。”

求史求实,历史研究不容一点含糊

不论是古代文学研究还是运河漕运研究,张强的学术生涯一直都在与历史史料打交道,在聊及历史研究的心得时,张强表示“一定要看原始资料。”以《中国漕运史》为例,参考文献共计244个,其中大半都是原始史料,“像《四库全书》,把经史子集中相关的著作一本一本的全部都要读下来,在此基础上再梳理、写作,一定要读原始历史文献。”

对历史文献研究略有了解的话就会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整理、辨析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也是极为漫长的过程,相当耗费心力,为了加快进度,张强往往会在资料掌握百分之七八十的时候就开始动手写作,然后一边写一边看。原始史料研究梳理过程中,不同原始资料中记载相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要花心力去辨析了,要去伪存真,特别是对于关键性的问题,不能回避问题,更需要研究者去严格把关,一丝也不能含糊。”严格严谨,耐心细心,这是张强作为一名历史研究学者几十年来研究之路最为真切的心得体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