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聊吧 | 心愿盒里,藏着妈妈满满的爱
2022-03-08 11:30:46

图 | 视觉中国

看到别人的自动笔是带卡通头像的,想要;看到同学书包好看,想要;看到朋友的滑板车,想要……读者“巴拉”说她的女儿阿童沐的眼睛带有搜索功能,每每看到别的小伙伴有了什么新鲜“神器”,心里就能埋下一颗种子。怕女儿养成攀比的习性,在与她沟通的过程中,“巴拉”用了等价交换、延迟满足、准备愿望盒等多种方式。对此,中华中学心理老师张雯表示,任何物质愿望都是孩子情感需要的外在表现,父母在守好底线边界的同时,应对要足够灵活、有弹性。

倾诉

我为欲望无穷尽的女儿准备了一个心愿盒

阿童沐的眼睛带有搜索功能,每每看到别的小伙伴有了什么新鲜“神器”,心里就能埋下一颗种子。

比如,她看到别人的自动笔是带卡通头像的,那么她也就想要拥有一支,然后回家后就会跟我说,让我给她买。对于她这样的要求,我起初是很痛快就答应的,因为我觉得满足她一个小愿望,也不用花费多少成本,就能让她获得那么多快乐,还是很值得的。可是,我这样“好说话”的后果,是她源源不断输送来的愿望,飞飞同学那样的书包、乐乐同学那样的滑板车……ABCD同学那样的衣服和鞋……

对于她这样多的愿望,我有些担心了,怕她养成攀比的习性,从而影响她的健康成长。于是,我就采用了让她“挣”的方法。那次她想要一双好朋友那样的长筒靴,我就对她说,如果你能做到连续21天写日记,我就给你买。她答应了,真的就坚持了21天,虽然写得很应付,有的只有两三句话,但因为之前的承诺,我也就没有再拒绝。

我给她买了,但同时也在心里思考如何正确地去应对她源源不断的愿望。在这期间,我也用过好多书中讲过的“延迟满足”的方法,可这样的后果,是她不断地闹小情绪。在此期间我也曾不去理她的情绪,然而最后我们的关系开始变得冷漠,就像寓言《南风和北风》中的北风一样。没办法,我又变了方法,启动“南风”。我开始在她发出每一个愿望时,跟她分析这个愿望的可行性,看是不是必须要拥有,如果是,那就买,如果不是,那就放弃。

这个方法最先用在一套卡漫明信片上。那段时间,她特别迷恋漫画,连学习都影响了。有一天晚上,我进她的卧室给她送牛奶,然后就看到她在偷偷地看漫画,作业扔到了一边。我拿起那些漫画书翻看,发现里面不仅没有什么营养,还净是一些她这个年龄不适合看的东西。也是从那天,我开始限制她看那些无营养漫画,虽然她很不高兴,但也听了我的建议。所以,当她又跟我要卡漫明信片时,我从愿望的弊大于利的角度给她进行了分析。她也理解我说的,可还是难解内心的欲望。我理解她,然后想了一个办法:建一个愿望盒,把自己的愿望写到纸条上,先存进去。

我找了一个红色的小盒子,让阿童沐在上面写了“愿望盒”三个字,然后放到了桌上最显眼的地方。我跟她说,如果是非常紧急的愿望,也非常有必要,那么我会立刻满足。如果不是特别紧急,对生活和学习作用也不是太大,那么就先将之存到愿望盒里。这样,过一段时间再去翻看,看看是不是还是很想要。

阿童沐答应了,把卡漫明信片存了进去。当时我问她的感觉,她说虽然我没有给她买,但是她存进去的那一刻,心里好像也不那么想要了。就这样,她之后在每一个愿望来临时,在跟我进行了分析后,就直接进行了分类。只要不是必须的,她就都写了纸条放进了愿望盒,什么别墅积木模型了、什么假发了、什么街舞鞋了……这些愿望,被放到愿望盒里搁置一段时间后,她都慢慢地清晰了自己对它们真正的欲望值。对于她这样的“清醒”,我知道也是因为她的成长,对事物的喜爱变了方向。

现在,这个愿望盒还摆在她的桌子上,我打算一直摆下去。阿童沐说现在再回头去看之前的愿望,有好多都觉得自己很幼稚。我笑,说这个愿望盒见证了她的成长,里面装满了她成长的印迹。她点头,说长大后也要建这样一个愿望盒,让它倾听自己的内心,变得理智。

哦,她能收获这样的“觉悟”,这个愿望盒建得也就很有价值了。 巴拉

解析

孩子的物质愿望是内在情感需要的体现

少年的世界,总是充满着许多美好的梦想。阿童沐很幸福,她拥有一个能听得见声音的愿望盒,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愿望盒。

为了阿童沐能健康成长,妈妈花了很多心思。不管是一开始的“痛快答应”,中间的“等价交换”,抑或是后来的“延迟满足”,妈妈都在努力的想办法帮助阿童沐养成不攀比、有节制的好习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这些都是妈妈的良苦用心。不过,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妈妈始终都非常敏锐地觉察着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并根据彼此的感受灵活调整自己的育儿方法。这样不仅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真实,也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被爱、被关注、被尊重。孩子的安全感足够,就会生出无限的智慧去应对层出不穷的成长性课题。

面对孩子源源不断输送来的愿望,父母究竟要如何应对呢?

首先,任何物质愿望都是孩子情感需要的外在表现。

孩子尚未成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在孩子还无法通过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通过向大人索要各种各样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内在的情感需求。因此,当孩子反复表达一个类似的愿望时,父母要能够敏锐觉察到也许孩子正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如果父母能够很好地捕捉到这些线索,并给予积极的情感回应,即使最后没有给孩子买这个东西,孩子大概率也会感到开心和满足。所以孩子的愿望就像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父母要学会带着好奇心去探究盒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孩子感受到“被看见”,他的愿望就已经实现了一大半。

其次,在守好底线边界的同时,父母要足够灵活、有弹性。

欲望是无底线的,父母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年幼的孩子在一次次的成长事件中寻找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和边界。但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的底线和边界。其实在给孩子买东西这件事情上,大部分父母最担心的无非是孩子欲望越来越大怎么办?孩子学会攀比了怎么办?但其实在这些担心里面,很多焦虑都是父母自己的,并且和父母自身的经验、经历或固有观念有关。这些焦虑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并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最终对亲子关系造成影响。所以父母要学会把事情和人分开,用情感面对孩子,用理智处理事情,保持足够的灵活和弹性。就像温暖的南风吹过,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愉快地和父母交流。

每一个愿望就像一颗小星星,蕴藏着孩子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以及对自我的期许,是孩子生命活力的体现,照亮了孩子的愿望盒,也照亮了孩子的成长之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它能安定孩子的心神,让智慧开启,让勇气增加。当所有的生命元素都汇聚成一股心流,就是孩子展翅高飞的时刻。 张 雯(中华中学心理老师)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