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了非遗文化日主题活动,围绕“非遗传承和保护”,结合常熟地方特色,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虞绣薪火传,非遗课堂搬上“云端”
外国语学院邀请“常熟花边”江苏省非遗文化传承人、常熟市中学美术教师谢燕月在线上平台给大学生们讲了一堂非遗文化课。她从“常熟花边”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详细讲述了这项已经被列为苏州市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手工技艺的发展状况。
学生观看“常熟花边”非遗文化直播课
常熟花边,又称抽纱、雕绣,是刺绣的一种,它是一种有图案的、装饰性的镂空织物,花边绣法与苏绣等有明显的区别,它可以用手捏着进行刺绣。“常熟花边”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从产生、发展再到濒危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所以年轻人中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谢燕月的讲座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事物,通过直播画面,她还展示了胸针、香囊、抽纸盒、捕梦网、连衣裙等常熟花边的文创产品。
谢燕月制作的端午香囊
英语专业大一学生李晗韬对谢燕月说,以前并不了解常熟花边,现在发现它作为装饰品其实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她感觉花边的历史和制作过程很有意思,和其他刺绣很不一样,一针一线缝制花边,除了针线功夫,也非常考验耐心。“我是苏州人,我接触的比较多的非遗是苏州评弹,现在愿意去学这些技艺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希望这些独特的非遗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花边邂逅说唱,非遗元素吸粉无数
黄子成是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大三的一名学生,从中学起一直酷爱说唱,还在校园艺术节中获过奖。进入大学后,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一个名叫“浓缩咖啡”的说唱工作室,以大学生活、社会热点作为作曲、作词的主题,很少关注传统文化方面。而黄子成在听了谢燕月老师的讲座后,对“常熟花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他发现几乎没有介绍“常熟花边”的权威资料,他感到十分震惊。于是,黄子成决定将他的说唱兴趣来展示一下“常熟花边”,原本毫无交集的说唱也就和“常熟花边”创新性地结合了起来。
黄子成编辑说唱视频
“夸张和神态、花中花和叶脉,剪刀一裁、只剩它精彩”“抽丝贴布绣出自己态度,玫瑰葡萄纸枝条赏心悦目”“针法娴熟,在‘雕’上下足了功夫”。黄子成通过学院老师联系到谢燕月,找到了有限的文字资料,并配合网上的纪录片制作了一首说唱歌曲,在学生间反响很好。
黄子成说:“以前从来没有试过做传统文化相关的说唱,而这次尝试不仅让我自己更加了解常熟花边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困境,一起来保护传统文化。”他表示,以后会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讲中国故事。”
黄子成在说唱表演
动手又动脑,非遗传承落地校园
常理工的学生社团文化创意制作社每年都开展“常熟花边”相关的学生作品展出活动,该社团的指导教师钱老师在校内开设了“常熟花边”的相关课程,指导学生学习“常熟花边”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在文化创意制作社最近一次举办的“美绘青春 筑梦时代”手工艺作品展中,有绣着可爱老虎的小香包、繁花锦簇的文化衫和靠枕,还有各式各样京剧脸谱的手包等,令在场欣赏的师生们目不暇接。
文化创意制作社手工艺、插画作品展
除了手工艺作品制作和展出之外,常理工学子还进行了非遗文化项目的调查研究,开展了多个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常熟琴画书印”“常熟花边”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视传171沈彦伶·顾玲晴花边作品《小日子》
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姚祺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常熟花边技艺的品牌化进行了研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品牌化发展的审美再造——以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为例》一文。“常熟花边制作工艺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资本视角下对常熟花边进行审美再造,可以为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方法借鉴。作为一名大学生,在非遗手工艺技巧传承方面,我们能做的比较有限,但是我们可以在弘扬非遗文化中发挥作用”,姚祺说道。
视传172阙娇娇·史春梅·吴婧怡花边作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 高莹
编辑 : 陶善工